

仪器分析

开课时间: -
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共
人参与
开课院校 河南大学
建议学习时长 36 课时
学科分类
适用专业 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化学等专业
  • 第一章 仪器分析绪论
    1. 第一节 绪论
  •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第一节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及原理
    2.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有关概念
    3. 第三节 吸收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4.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 第五节 朗伯-比尔定律
    6. 第六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 第三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2.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 第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1.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
    2. 第二节 化学位移
    3. 第三节 偶合常数
    4. 第四节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
    1. 第一节 气相色谱的分类和气相色谱仪
    2.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载气
    3. 第三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
    4. 第四节 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条件选择
    5. 第五节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6. 第六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2.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方法的选择
    3.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4. 第四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5. 第五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形态分析。这门课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和药学、化学专业结合紧密。

一、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是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平台课,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

主要内容: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电化学分析技术、光学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及各方法的联用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训练能运用仪器分析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药物质量检验的实际任务,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仪器分析》课程目标:通过对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使药学专业的学生熟悉药学领域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掌握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组成和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这些常用方法在医药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仪器分析》课程任务:仪器分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其教学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理论和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较全面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仪器分析的最新发展概况和趋势;

2. 系统掌握常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光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仪器组成、实验方法或波谱解析方法;

3. 掌握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熟悉其主要用途和应用,了解其仪器

的基本组成和解析方法;

4. 系统掌握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平面色谱、毛细管电泳等现代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熟悉仪器的构成和现代色谱法主要应用,了解色谱联用技术;

5. 全面了解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医药学领域的主要应用;

6. 在加强基本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操作和应用案例,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的习惯和态度,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课程团队

张春丽

河南大学

张春丽

河南大学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分会理事。曾获河南大学教学成果奖3项,教学质量奖一、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河南省精品在线课程1项---《仪器分析》。

推荐课程 查看更多  

提示

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
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

退出当前账号
提示

抱歉!
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

去看看其他课程
提示

恭喜~您已经成功加入《仪器分析》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