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热处理原理

开课时间: -
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共
人参与
开课院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建议学习时长 32 课时
学科分类 材料
适用专业 材料科学
  • 绪论
    1. 金属热处理概述
  • 第一章 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1. 1.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2. 2. 奥氏体的形成机理
  • 第二章 固态相变概述
    1. 1.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
    2. 2. 固态相变的长大
    3. 3. 固态相变特征
  • 第三章 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1. 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2. 2.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曲线
    3. 3.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4. 4. 四种冷却类型
    5. 5. 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因素
  • 第四章 珠光体转变
    1. 1. 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组织与性能
    2. 2. 退火与正火
  • 第五章 马氏体转变
    1. 1. M转变的晶体学和转变机制
    2. 2. 马氏体的性能
    3. 3. 马氏体转变主要特征
    4. 4. 马氏体组织与性能:马氏体形态
    5. 5. 影响马氏体形态和亚结构的因素
  • 第六章 贝氏体转变
    1. 1. 贝氏体的形成
    2. 2. 贝氏体组织和性能
    3. 3. 空冷贝氏体钢
  • 第七章 钢的淬火和回火
    1. 1. 淬火和回火的概述
    2. 2. 淬火介质
    3. 3. 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
    4. 4. 回火时的转变及性能变化
  • 第八章 典型零部件热处理举例
    1. 1. 齿轮热处理
    2. 2. 工具热处理和轴的热处理
    3. 3. 滚动轴承热处理和弹簧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原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在着重传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在零件加工中选材和热处理工艺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1:固态相变中的相关知识。了解奥氏体、珠光体、马氏体及回火转变的基本过程、主要特征及转变的晶体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组织与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过冷奥氏体转变的等温及连续冷却动力学图及其应用。

课程教学目标2:具有在热处理工艺设计和初步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钢的加热、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以及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工艺,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3:掌握热处理基本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研究能力,并能获取有效结论。通过实验操作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掌握实验研究方法,完成课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获得有效实验结论。

课程教学目标4:具有获取与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通过查阅各类文献等技术资料,完成典型零件选材与热处理工艺发展综述报告和项目学习报告,掌握主要文献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运用互联网和文献检索工具收集金属热处理相关问题的技术信息并编写文献综述报告,阐释热处理工艺中新技术和新概念的发展。

课程教学目标5:具有团队合作与技术交流能力和严谨的求学作风。通过学生自行组建3-4人的项目小组,合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同零部件热处理工艺的设计,撰写项目报告和汇报PPT,并进行项目答辩。

课程团队【 查看团队详情】

  • 陈飞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陈飞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陈 飞,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现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处)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从事金属材料表层改性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为本科生主讲《材料科学基础B》、《金属热处理原理》、《表面工程》等课程。目前兼任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SCI收录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参编专著2部、教材1部。2007年获第五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最佳演示奖。2014年获北京市属高校“创想杯”微课程大奖赛二等奖。2016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和2018年分别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
  • 邹敏敏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邹敏敏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邹敏敏,女,1985年生,博士,讲师。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金属材料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12年加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任讲师。任教以来,为本科生主讲《材料制备与加工》、《复合材料》、《金属学与热处理》和《专业英语》等课程,并承担本科实验和实习环节的指导工作。主要科研领域及研究方向包括:热电材料、超级电容器和电催化材料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7项,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2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代表性论文和专利: (1) Zou Minmin, Liu Qing, Wu Chao-Feng, et al. Comparing the role of annealing o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olymorphous AgBiSe2 and monophase AgSbSe2, RSC Advances, 2018, 8: 7055-7061. (2) Zou Minmin, Li Jing-Feng*, Kita Takuji,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fine-grained FeVSb half-Heusler alloys tuned to p-type by substituting vanadium with titanium,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13,198: 125-130. (3) Zou Minmin, Li Jing-Feng*, Guo Pei-Jun, et al. Synthesis an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FeVSb system half-Heusler compound polycrystals with high phase purity.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10, 43: 415403. (4) Zou Minmin, Li Jing-Feng*, Du Bing, et al. Fabrication an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fine-grained TiNiSn compounds.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9, 182(11): 3138-3142. (5) Zou Minmin, Li Jing-Feng*. Fabrication of TiNiSn-based half-heusler thermoelectric compoun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09, 38:1079-1082. (6)李敬锋, 邹敏敏,木太拓志,一种TiNiSn基热电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10-6-2,中国,ZL 2008 1 0119192.2
  • 万汉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万汉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万汉城,男,出生年月1977.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学硕士毕业,工作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材料与化工学院,职称: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学及表面工程方向

推荐课程 查看更多  

提示

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
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

退出当前账号
提示

抱歉!
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

去看看其他课程
提示

恭喜~您已经成功加入《金属热处理原理》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