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座第一部分叙述课堂表达的文化引领。通常以为,课堂的基本功能是传授知识。一堂课是否成功,不在于给学生塞了多少, 而要看能否把难的讲易,深的讲浅。老子在他的 《 道德经 》 中有“大道至简”这样的表述,意思是说,基本原理、方法、规律等这样的大道理,都是非常简单的,甚至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
课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启迪心智。所谓“启迪心智”,就是引导学生科学思维。思维方式分两大类,“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课堂表达方式上,前者表现为偏爱“系统性”,将零散的素材“归纳”到某种自认为完美的“系统”中去:后者则更善于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剖析,让学生的思路从案例演绎开来。报告人无意褒一种、贬一种,强调发散性思维这一头,是因为国人的收敛性思维方式太根深蒂固。
课堂是师生间最重要的交流平台。教师首先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如果课前的情绪能处在亢奋状态,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此外,还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塑造个人形象:儒雅、大度、从容、自信。这不是追求自我显示,教师形象代表了一种文化,是影响学生气质的重要因素,因而也是对学生进行索质教育的重要资源。
第二部分叙述教材编写的文化引领。内容陈旧,彼此雷同,是高校教材建设中一个沉重的话题。报告认为,今进国外优秀教材和实现本土教材个性化是改变现状的两个“把手”。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制度是现代科学的天敌。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震醒了当朝知识分子,开始派员到西方求学,并逐渐翻译出版了国外白然科学教材。这就是说,现代自然科学这东西,本来就是舶来品。基础课一线教师需要广泛接触国外优秀教材,不但可以了解时间范围内本学科的发展态势,还可以“零即离”地接触教材所折射的西方教育文化理念。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碰撞、融合而迸发的思想火花,正是产生新一代优秀本土教材的火种。
与自然界一样,教材也有个生态问题。在“统编教材”那个年代,教材是由“教材编审组”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20 世纪 80 年代,“教材编审组”被“教材建设组”代替; 90 年代,后者又被“教学指导委员会”代替。随着管理的宏观化和大学出版社的建立,高校教材踏进了“多元化”生态的门槛。不过,这种“多元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作者多元与风格趋同现象并存。或者说,这种“多元化”不能与教材生态的“多样性”划等号!“个性化”其实就是人们经常言及的“特色”。编者往往宣称白己的教材有特色,但对读者来说,“特色”一词听得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作者认为“个性化”这个提法更明确,它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人们常说“因不同而精彩” , 真正的“多样性”局面出现之日,才是教材建设成果“精彩”之时。